IR2104 是由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(International Rectifier)设计的一款高性能半桥…
简介
- 浮动通道设计(Floating Channel Design)
专为自举操作的浮动通道设计,完全工作至+600V(VBAT),耐受负瞬态电压,抗dV/dt干扰
Floating channel designed for bootstrap operation, fully operational to +600V, tolerant to negative transient voltage, dV/dt immune - 栅极驱动电压范围(Gate Drive Voltage Range)
栅极驱动电源电压范围:10V 至 20V
Gate drive supply range from 10 to 20V - 欠压锁定保护(Undervoltage Lockout)
内置欠压锁定功能,供电不足时自动关闭输出
Undervoltage lockout for automatic shutdown during low supply - 逻辑输入兼容性(Logic Input Compatibility)
兼容3.3V、5V和15V输入逻辑电平
3.3V, 5V and 15V input logic compatible - 交叉导通预防(Cross-Conduction Prevention)
集成交叉导通预防逻辑,避免上下桥臂直通短路
Cross-conduction prevention logic to avoid shoot-through - 死区时间控制(Deadtime Control)
内部设定死区时间(典型值520ns),确保开关安全间隔
Internally set deadtime (typ. 520ns) for safe switching intervals - 输出相位特性(Output Phase Characteristics)
高侧输出与输入同相,关断输入可同时关闭双通道
High side output in phase with input; shut down input turns off both channels - 延迟匹配性能(Propagation Delay Matching)
双通道传播延迟高度匹配(≤60ns),提升时序精度
Matched propagation delay for both channels (≤60ns) - 环保封装选项(Eco-Friendly Packaging)
提供无铅(RoHS)封装版本
Also available LEAD-FREE (RoHS compliant)
引脚说明


(详细说明点击列表打开)
1.VCC(低侧固定电源)
描述
低侧驱动及逻辑电路的固定供电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
工作电压 | 10 | 20 | V |
欠压锁定上升阈值 | 8.9 | 9.8 | V |
欠压锁定下降阈值 | 7.4 | 9 | V |
2. IN(逻辑输入控制端)
描述
控制高端(HO)和低端(LO)栅极驱动输出的逻辑输入信号,与HO同相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测试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逻辑高电平输入电压 | 3 | - | - | V | VCC=10–20V |
逻辑低电平输入电压 | - | - | 0.8 | V | VCC=10–20V |
输入电压范围 | -0.3 | - | VCC+0.3 | V | 绝对最大值 |
3.SD(关断控制端)
描述
逻辑关断输入,低电平有效时关闭双通道输出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测试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关断高电平阈值 | 3 | - | - | V | VCC=10–20V |
关断低电平阈值 | - | - | 0.8 | V | VCC=10–20V |
4.COM(低侧返回地)
描述
低侧驱动的参考地,直接连接系统GND
5.LO(低端栅极驱动输出)
描述
驱动低侧MOSFET/IGBT的栅极,输出与IN反相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测试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输出电压范围 | -0.3 | - | VCC+0.3 | V | 绝对最大值 |
输出低短路电流 | 270 | 360 | - | mA | PW≤10μs, VO=15V |
6.VS(高端浮动电源返回)
描述
高侧驱动的浮动参考地,连接高侧MOSFET源极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
偏移电压范围 | VB-25 | VB+0.3 | V |
瞬态电压耐受 | - | 50 | V/ns |
7.HO(高端栅极驱动输出)
描述
驱动高侧MOSFET/IGBT的栅极,输出与IN同相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测试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输出电压范围 | VS-0.3 | - | VB+0.3 | V | 绝对最大值 |
输出高短路电流 | 130 | 210 | - | mA | PW≤10μs, VO=0V |
8.VB(高端浮动电源)
描述
为高侧驱动提供浮动供电,通过自举电容升压
电气特性
参数 | 最小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
绝对电压范围 | -0.3 | 625 | V |
工作电压范围 | VS+10 | VS+20 | V |
设计参考


这是一个由双路IR2104s驱动的半桥组成的全桥驱动电路,其中
控制信号PWM1 | HO1 | LO1 | 控制信号PWM2 | HO2 | LO2 | 控制信号 EN | 输出 |
- | - | 低电平 | - | - | 低电平 | 低电平 | 高阻态 |
低电平 | 低电平 | 高电平 | 低电平 | 低电平 | 高电平 | 高电平 | 地 |
占空比调节 | PWM高时高电平 | PWM低时高电平 | 低电平 | 低电平 | 高电平 | 高电平 | 正方向调速 |
低电平 | 低电平 | 高电平 | 占空比调节 | PWM高时高电平 | PWM低时高电平 | 高电平 | 反方向调速 |
(详细说明点击列表打开)
1.C2 C5 电源去耦电容(Decoupling Capacitor)
功能详解:
为芯片提供局部稳定能量,改善瞬态响应(100nF为高频去耦标准值)。
并联在VCC
与地之间,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(如芯片开关引起的瞬态干扰)。
2.D1 C1/D8 C3 自举二极管(Bootstrap Diode)自举电容(Bootstrap Capacitor)
功能详解(自举二极管):
在低侧导通时导通,允许VCC
向C1
充电。
在高侧导通时反向截止,防止C1
的电荷回流到VCC
,维持高边驱动电压稳定。
选型要求:需选用快速恢复二极管以减少开关损耗。耐压需高于mos驱动电路输入电压VBAT+20
功能详解(自举电容):
当低侧MOSFET导通时,VCC
通过二极管D1
对C1
充电,使其两端电压接近VCC
。
当高侧MOSFET需导通时,C1
放电为VB
引脚供电(提供高于VS
的驱动电压),确保高边驱动正常工作。
选型要求:容量需满足开关频率需求(1μF为典型值),耐压需高于mos驱动电路输入电压VBAT+20。
3.D2 R1 R3/其他三路 关断二极管(Turn-off Diode) 栅极驱动电阻(Gate Resistor) 下拉电阻
功能详解:(关断二极管)
加速关断:当驱动信号变为低电平时,二极管提供低阻抗路径,快速泄放栅源极间寄生电容(如 Cgs 和 Cgd)的电荷,缩短关断时间,减少关断损耗。
抑制米勒效应:通过旁路栅极电阻,减少米勒电容(Cgd)放电时间,避免关断过程中的电压平台(米勒平台)延长。
防止振荡:抑制由寄生电感和电容形成的LC谐振,避免栅极电压振铃(Ringing)。
选型要求:耐压需高于mos驱动电路输入电压VBAT+20(和自举用同一种就行)
功能详解:(栅极驱动电阻)
限制MOSFET栅极充电电流,避免瞬间电流过大损坏驱动器芯片。
抑制栅极振荡,减少EMI(电磁干扰)。
调节MOSFET开关速度,平衡开关损耗与噪声(20Ω为典型取值)。
功能详解:(下拉电阻)
防止在不受控制下的情况电压不稳地(人话怕炸)
4.D3 D4 D5 D6 续流二极管(Freewheeling Diodes)
功能详解:
保护MOSFET和电路免受反电动势损坏,确保能量安全释放
当MOSFET关闭时,负载(如电机/电感)的感应电流需通过二极管续流,防止电压尖峰击穿器件。
选型建议:看你负载感应电流大小,电压大于VBAT
5.Q1 Q2 Q3 Q4 MOSFET
Q1/Q3(高侧) & Q2/Q4(低侧):
组成全桥(H-Bridge)结构,控制电流双向流动。
开关逻辑:Q1+Q4
导通 → 电流正方向
Q2+Q3
导通 → 电流反方向
Comments NOTHING